首页

hpl栖心之栈

时间:2025-05-22 20:22:15 作者:业界专家:提升城市水安全韧性 要治理更要“制”理 浏览量:55095

  中新社上海9月6日电 题:上海市道教协会会长姚树良:道行天下,无外东西

  作者 范宇斌

  “身处新时代,上海道教界面对一场全新的全球化过程,应积极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、促进新型国际关系贡献中国智慧,进而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。”近日,上海市人大代表、上海市道教协会会长、上海白云观管委会主任姚树良道长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,在新时代全球化进程中,上海道教界应“进而有为”,积极参与不同文明间的对话,包括与海外道教间的交流互鉴。

  道教是中国唯一产生于本民族文化的宗教,源远流长,博大精深,蕴含着华夏文明的精髓,沉积了历代祖师先贤的哲思,是中华传统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柱,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  上海市道教协会成立于1985年4月,推动上海道教界在加强自身建设、人才培养、宫观管理、对外交流、服务社会等方面开启新篇章。

  “上海开埠后,一直是中国参与全球化进程的中心之一。改革开放后,上海道教界与港澳台地区道教界及国际社会交流不断深入,涉及音乐、民俗、养生、科仪等领域。”姚树良说。

2008年9月25日,上海城隍庙道教乐团在英国利兹市政厅演出现场。 (上海市道教协会供图)

  据介绍,1989年,上海道教界已接待台湾道教代表团来访。1991年,香港道教联合会代表团访沪。1998年,澳门道教代表团访沪。此外,法国道教修道者团体、日本道教友好协会、法国道教协会、马来西亚道教总会访问团等均曾访沪交流。

  “上海道教界以道教音乐和科仪而闻名,经常赴中国香港、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印度尼西亚、日本及欧洲等地,展示当代中国道教风采。”姚树良告诉记者,在交流过程中,上海道教界秉持“海纳百川、追求卓越、开明睿智、大气谦和”的城市精神,敢想敢试、进而有为,运用道教独特的信仰和文化资源优势,与港澳台地区道教界及国际社会积极开展互访交流,增进友谊,深化合作,促进多元文化共荣。

2012年4月8日,上海城隍庙道乐团与日本观众在万福寺大雄宝殿前合影。 (上海市道教协会供图)

  “在持续不断地交流往来中,上海道教界得以开眼界、应新潮,思想因此而多彩,内涵因此而丰富,与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各类道教团体间的传统道谊不断加深,合作不断深化。”在姚树良看来,上海道教界与港澳台道教界的交流,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;与国际社会交流中,道教为中外文化交流搭起桥梁,促进不同宗教交流互鉴,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2022年10月,由华盛顿美国华人博物馆与上海市道教协会共同举办的“道教:追寻天人合一”文化展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。据不完全统计,在5个月的展览期间约有13000人次观展。

2022年10月,华盛顿美国华人博物馆与上海市道教协会共同举办“道教:追寻天人合一”文化展。 (上海市道教协会供图)

  姚树良告诉记者,上海市道教协会除了提供法衣服饰、科仪乐器、神仙画像、道教符箓、书法作品等实物展品,还结合中国农历春节,推出描福字、请门神、贴春联等互动活动,帮助参观者更真切形象地了解道教,了解中华传统文化。

  谈及未来,姚树良表示,深入推进宗教中国化,首先要认识到,道教国际化也是“道教中国化”的重要内容之一。现代中国发展的特色就是全球化,国际化既是中国化发展的自然结果,也是对中国化成果的一次检验。

  道德经有言:“事善能,动善时。”上海道教虽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“洞天福地”,却占据着现代国际大都会的地利,汇聚来自全球的人才和资源。上海道教界将积极利用自身优势,探索现代都市道教的发展方向,走出一条具备上海特色的中国化实践路径。

  “人能弘道,非道弘人。”姚树良认为,人才是做好宗教工作的关键所在。“在人才培养方面,上海道教界要不断拓展教职人员的视野,从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全球化维度认识道教的发展方向,注意人才队伍的多元化培养,尤其是培养有语言专长的人才,并提供与海外道教界、学界互相交流的机会。”

  “在夯实自身基础上,我们鼓励道教界人士抓住机会,向海内外展现上海道教的独特面貌,讲好中国道教故事,展示文化自觉、文化自信,则自然‘道行天下,无外东西’。”姚树良说。(完)

【编辑:李岩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安徽将实施九大工程助力农业强省建设

河北邢台任泽区:微工厂让巾帼巧手“家门口”就业

北京3月9日电(记者 吴家驹)“新质生产力正成为中国全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”“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将为中国经济复苏注入新动力”…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,“新质生产力”这一词汇吸引了众多外资企业关注。

习近平的丝路情缘

在同习近平主席的会谈中,博鲁阿尔特总统发出感慨:秘方真心钦佩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,希望学习借鉴中方的成功经验,通过进一步扩大密切两国务实合作,助力秘鲁更好实现自身的发展。

厚植底色、提质转型 传统制造业加速向“新”

文化是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、最深沉、最持久的力量。文明与文化对人的自由、人的本质具有本体论意义。正如恩格斯所说:“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,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。”人的发展,是自由、精神的全面发展,是“自由自觉活动”这一实践目标,精神生产是人类自由自觉的感性活动。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,打破“今日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”的言论。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的“两个结合”巩固了文化主体性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,从空间维度,“第一个结合”让游荡在欧洲的马克思主义东进扎根于古老的中华大地,让马克思主义说中文;从时间和时代维度,“第二个结合”使悠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了时代的历史跨越,发展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,同时克服、超越了西方既有现代性的局限。中华文明与现代性能够对接的根本原因,在于马克思主义是现代文明的正确方向、现代性的真正出路。“两个结合”使我们的文化认同和自信自强达到了新高度,也为思想政治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了新空间,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,在立足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、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、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等方面开辟了新的创新空间,增强了人们对中国价值、中国精神的政治认同、思想认同、理论认同、情感认同,使之更好地发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功能,也是我们推进理论创新、文化繁荣的必由之路。

证监会落实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标准全面从严加强自身建设

2.新增14种国内特药,覆盖了肺癌、乳腺癌、淋巴瘤、前列腺癌等肿瘤的不同靶点、不同周期用药,增加了参保人用药选择。同时,拓展了宫颈癌、髓细胞白血病等疾病的高额药品,将更多癌种用药纳入保障范围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